来源: 经济观察报 进入专题: 发改委 。
国企是国家队,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保证。国企制度的改革,国有资本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就是要还其属性,将其运用到与民生相关的公共产品上,如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
甚至将国企的地位提高到涉及国家安全与执政党地位的高度。目前要建立这样一个认识,实施这样一套改革在观念上、利益上存在较大的障碍。前苏联的解体、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对这种体制的否定。列宁在苏维埃时期曾提出制高点的理论和政策,即政府控制关系经济命脉的产业,以后一步步走向全盘的国有制。当然,这一过程应是有序的、有效率的、公平的、通过市场运作的。
无论是财政的盈余还是国家作为股东的权益,它都应被视为公共财政的资源。国企改革下一步应该如何走下去?朝哪个方向走?已成为回避不了的,一定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但在这些光鲜的城市化数字背后却是众多城市的悲鸣。
从1949年初的10.6%,到1978年的18.9%,及至2011年的51.27%,城市化率几乎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城市总数增加至655个,我们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历程。广州萝岗区的一条山谷里就住着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从中国城市发展种种问题和矛盾看,由政府主导、以拆迁改造为标志的快速城市化完全搅乱了市场发展的节奏,使得城市处于一个无序的发展状态中。他们是昔日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现在却在这里悄悄成立了一个懒人部落,成了彻头彻尾的农民。
而多年来一直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还被赋予了经济发动机的重任,目前普遍的一个观点是,城市化将代替工业化,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成就似乎正在不断被大干快上的城市化引发的恶果所抵消。
从1990年到2007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29万平方公里扩张到了3.55万平方公里,十余年间扩张了175%,城镇人口只增加了20%。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推进,还在于它是一种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由政府主导强势推进的城市化。按照正常的城市化发展逻辑,中国的城市化还远未到逆城市化过程的出现,当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固然是都市里高收入人群在得到物质的满足后,更加向往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但更为重要的是,当前这种过快和过度的城市化,导致的城市生活成本的快速上涨和生活品质的下降,对城市人口的逃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从现有各地的城市化推进路径来看,如重庆、山东等地以承包地换社保、以宅基地换住房、迁村并点等,都还在打农村土地的主意。
这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就表现为贪大求快、拈轻避重、重地上轻地下,去年夏天波及北上广等大中城市的严重内涝就是最好的明证。显而易见,土地的城市化已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城市化。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一个地方的城市化速度越快,越可能陷入社会系统混乱,致使城市生活质量下降、犯罪率上升,以及道德溃败。低投入,高积累的城市化跳跃式发展没有兼顾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城市外表光鲜亮丽,内部脆弱不堪。
如果政府在城市化道路上的激进情绪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可能会给城市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由于多年高强度的土地开发,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十分有限,扣除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由2000年的700多万公顷锐减至不足500万公顷,18亿亩的耕地红线突破在即,传统依赖大规模开发农村土地资源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土地城市化模式正在陷入困境。
据中国城市建设经济研究所统计,从1996年到2003年,7年间中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这些土地,绝大部分被城市占用。在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城市化是一个社会经济演进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地由市场推进的过程,而不是像大多数经济学家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可以追求、可以被塑造的结果。
在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中国几乎是以一种搞文革的方式推进城市化,这无疑将毁掉我们的城市和乡村。西安、大同等众多历史名城,在无情地毁掉自己的古代城市遗产很多年后,突然反悔,又再一次毁掉自己积累了几十年的近现代城市遗产和人居社区,重新用现代材料,修建仿古城市。与我们大规模占用农地形成对比的是,国际上对农田的保护意识正在加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也明确表示,中国城镇化率的快速增长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欠账。当前通过拆字当头、强制实现城市化,无论如何都是违背经济规律。我们在这里批判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城市化,我们要否定的是大跃进式的城市化、带血的城市化。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变化,显然,农田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商品。来源: 安邦咨询 进入专题: 城市化 。
相当一部分人员的社会保障残缺不全。辉煌的数字成就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被誉为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之一。
城市化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个政府乃至个人就能主观决定的,它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而从其演进过程来看,一定有人口、产业、资源,知识的集中和变迁,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缺一不可。近日,联合国建议,各国应对农田出售规模设限,以调控占用农田这一愈演愈烈的趋势。
事实上,城市化这个概念从来就没有定论。不仅如此,快速的城市化也摧毁了农村的社会生活结构,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数量持续增长,六成以上农村成空心村。这些因素导致中国城镇化的推进路径和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然而,在当下火热的城市化进程中,一股逃离城市的逆城市化迹象已然出现,部分先知先觉者,选择离开城市,重新乡村怀抱。
但就中国的发展现实看,几乎就是一场以攫取农村土地为目的的土地城市化为新建豪宅提供毫无意义的贷款不会帮助任何人。
作者黄育川(Yukon Huang)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高级研究员,曾任世界银行(World Bank)中国业务局局长。相比之下,2008年推出的4万亿人民币(约合6,300亿美元)一揽子刺激措施却使得信贷规模超出了可持续增长水平,加剧了通货膨胀,吹大了房地产泡沫。
这并不是说中国政府通过增加信贷供应来拉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做法(就像2008年那样)是对的。中国当时迅速开始在内陆地区兴建基础设施,并着手实施结构性改革,这些改革提高了生产力。
在不必按下内需等按钮的情况下,上述一系列改革已经有可能将中国迅速送入可持续增长的轨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推出的刺激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于这种批评假设的前提有误,因此其给出的建议也就难言正确。前两次刺激措施产生的结果并不相同。
有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正试着推出另一轮类似2008年那样的刺激措施。相反,中国应当有选择地侧重于结构性改革,并通过相关支出来支持这些改革。
然而,这种批评是建立在那种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失衡的普遍看法之上的。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的表现不错。
20年来,高投资率加上经济的高增长率实际上使得中国的家庭消费一直在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接下来,北京可以在城镇化方面有所作为。
标签: 中海油海南LNG项目获批 十二五科技规划出炉 战略性新兴产业各有龙头 6月出口又创历史纪录 同比增长25.8% 中海油到底漏了多少油? 电价的行政性垄断才是“电荒”的根源
评论列表
因此,民众大多会乐见这种政府杀富。
据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日本以健康寿命76岁占据榜首,韩国人健康寿命为71岁,位居全球第28位。
由于现行外汇均为无黄金担保资产的主权货币,所以持有过多的外汇储备,不仅容易遭受外币贬值带来的经济损失,还会迫使我国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冲外汇占款,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外国财富增益、导致国内企业成本上升的收入再分配关系。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9个,面积9267.56万公顷。
1—5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降至3.5%,回落到宏观调控目标区间,物价整体水平回稳,但食品类价格等涨幅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